全國服務熱線
029-33671278
陜西網源電力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官網】
張經理:19391611664
電話:029-33671278
郵箱:sxwydl@126.com
地址: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世紀大道東段金冠牧業南側
適應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需要 加快推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
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密切相關,為適應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需要,國家能源局將研究起草《關于優化電力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機制 推動用戶側資源參與系統調節的通知》,以市場化機制調動工商業可中斷負荷、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新型儲能等用戶側資源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電力輔助服務是指為維護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保障電能質量、促進新能源消納,由市場運營機構統一組織采購調用的調峰、調頻、備用等系統調節服務。截至6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7.1億千瓦,其中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裝機約20億千瓦。2023年上半年,全國電力輔助服務費用共278億元,占上網電費1.9%。為適應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需要,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研究起草《關于優化電力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機制 推動用戶側資源參與系統調節的通知》,以市場化機制調動工商業可中斷負荷、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新型儲能等用戶側資源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同時,啟動編制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基本規則,促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此外,國家能源局還將深入開展電力領域綜合監管和電力系統調節性電源建設運營綜合監管,進一步規范電力調度交易行為,切實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查看詳情
2023-08-04
陜西完成國內首臺風電機組暫態電壓優化控制技術應用和測試
近日,國網陜西電科院攜手國網冀北電科院、西高院等單位,在榆林劉千河風電場完成了國內首臺風電機組暫態電壓優化控制技術的示范應用和現場測試。這一技術突破了風電機組在弱電網中遇到復雜電壓振蕩和過電壓問題的難題,提高了風電機組的并網性能和穩定性,為我國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力系統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據了解,電網發生故障時,會產生非固定周期的電壓振蕩,這種振蕩形態復雜,頻率不固定,可以由對稱和不對稱故障引發。如果大規模風電接入弱電網,振蕩風險將會加劇,嚴重時會導致風電機組大面積脫網或設備損壞。目前,針對這一問題尚無完善的解決方案。為此,項目團隊開展了風電機組暫態電壓優化技術研究和優化控制策略及算法開發,構建了半實物仿真平臺,采用純數字和半實物仿真進行實驗室驗證。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項目團隊奔赴陜西榆林,在劉千河風電場對單臺金風直驅風機進行了升級改造,并在現場復現了國內不同電壓低穿/高穿引起的電壓振蕩和風電機組的非全相故障。通過對比了風電機組的負序補償策略降低電壓不平衡度,充分證明了該技術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此外,項目團隊還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連續三次低-高電壓穿越現場測試;開展了低電壓穿越測試、高電壓穿越測試、控制參數評估、頻率適應性測試等,測試結果與理論分析和仿真結果相吻合。據悉,本次示范應用和現場測試依托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接入弱電網的風電機組暫態電壓優化控制技術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深入研究了大規模風電接入弱電網的電壓振蕩與過電壓機理、風電機組暫態控制性能優化技術、風電機組優化控制策略開發及仿真評估技術等。通過深化“產學研”合作,該技術具備條件后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以提升風電機組對電網的主動支撐能力,規范風電機組故障穿越控制性能,指導風電機組針對性提升并網性能,解決大規模新能源送端系統強度較弱帶來的暫態電壓穩定問題,為我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系統提供安全穩定運行的技術保障。
查看詳情
2023-07-28
南方電網公司扎實推進節能降碳工作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嶺南大地,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南鯤”號投入試運行,標志著我國兆瓦級波浪能發電技術正式進入工程應用階段。 云貴高原,我國山地風電項目——云南彌勒西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預計年上網電量超14億千瓦時,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18萬噸。 祖國南端,海南博鰲零碳示范區首期建設驗收通過,用綠電、減廢棄、增固碳,在城市建成區進行著零碳試驗,為可持續發展與碳中和積極探索實踐。 山海激蕩,奮楫揚帆。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把節能降碳納入工作全局,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的現代能源體系,促進用電用能產品多樣化供給、高端化升級,讓更多綠電走進千家萬戶,全力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助力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等五省區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電源、電網、負荷、儲能走向融合,為南方電網公司打造零碳競爭力和綠色低碳發展高地構建起新引擎。接下來,南方電網公司將大力推進生態強企建設,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南網實踐新篇章。
查看詳情
2023-07-14
國網西北分部做好穩外送電力交易工作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國網西北分部充分發揮西北電網大送端作用,在7、8兩月組織增送“三華”和西南地區交易計劃620億千瓦時,組織跨省交易計劃48億千瓦時。該分部重點作好西南地區跨區保供支援,組織西北支援西南交易計劃電力350萬千瓦、電量20.1億千瓦時。其中,通過德寶直流組織西北支援西南交易計劃電力120萬千瓦、電量4.5億千瓦時,通過特高壓青豫、陜武、祁韶直流組織交易計劃支援西南電力230萬千瓦、電量15.6億千瓦時。國網西北分部加強組織協調,在年度交易的基礎上,通過月度交易和月內交易,創新“能量換容量”和“新、火互濟”交易品種,累計組織19億千瓦時支援青海保供交易電量。與此同時,國網西北分部組織陜西累計跨省購入電量25.2億千瓦時。該分部優化中長期交易曲線,用足用滿西電東送輸電通道,實現陜西中午時段購入電力530萬千瓦,有效解決了中午時段電力缺口問題;組織陜武直流配套電源富余電力支援陜西保供電量3億千瓦時。
查看詳情
2023-07-07
新能源場站與配建儲能 作為聯合主體完成市場化交易
島南國投海上風電場依托山東電力交易平臺完成配建儲能充放電曲線申報出清,成為配建儲能與其風電發電主體聯合入市的新能源場站。按照山東能源監管辦、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山東省能源局印發的《關于2023年山東省電力現貨市場結算試運行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新能源場站申報的配建儲能充放電曲線在符合電網安全運行和新能源優先消納的條件下優先出清,新能源場站與其配建儲能可作為一個聯合主體結算。島南國投海上風電場及配建儲能聯合入市交易是全國首例風儲聯合交易,標志著儲能市場化交易邁入新的階段。據了解,風儲聯合交易有利于提高儲能利用率和新能源場站的贏利能力,是通過市場化方式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的又一成功實踐。山東電力交易中心落實《通知》中關于新能源場站與配建儲能聯合參與市場的要求,引導聯合主體通過交易平臺更新注冊信息,將配建儲能和新能源場站作為一個主體聯合結算,明確注冊、交易、結算和計量等實施細節。為確保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山東電力交易中心提前開展交易平臺系統功能開發測試,實現交易各環節有序銜接,為新能源場站與配建儲能聯合參與市場創造了良好的平臺技術支持。 年初以來,山東推動新型儲能發展及應用工作。截至5月底,山東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已達201萬千瓦,市場化交易電量4.1億千瓦時。
查看詳情
2023-06-30
沙漠中如何建電塔?
“寧電入湘”工程是國內一條以開發沙漠光伏、輸送新能源為主的電力大通道。那么,在前期規劃和現階段的施工過程中,建設方遇到了哪些難題?又是如何解決的呢?“寧電入湘”工程全長1634千米,寧夏段有261公里,其中68%的線路途經沙漠、戈壁、荒漠地形,也就意味著部分電力鐵塔,需建設在“沙戈荒”地帶,而區域內植被稀疏、地形復雜,加上風沙的侵襲,會讓電力鐵塔有倒塔的風險,威脅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為解決這一問題,工程建設方借鑒了以往特高壓運維管理經驗,啟動了“植綠護線”計劃。國網寧夏電力超高壓公司科技創新中心班組技術員張曉波:我們咨詢了一些林業、治沙學者,通過草方格,把沙丘改造成了固定或半固定沙地,同時在草方格內播撒一些草籽,種植白檸條苗等植物,慢慢恢復了通道的植被環境。此外,工程建設團隊還探索“新能源+儲能”技術,解決新能源不穩定技術難題。國網寧夏電力中衛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少斌:風電、風力的大小決定了發電效能。新能源發電受自然環境影響比較大,它的間歇性和波動性也對電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掌握新能源發電的規律,寧夏電力部門加大科技攻關,開發建立預警系統,運用人工智能對海量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來實時監測新能源電力的運行情況。同時,為了保障新能源電力的穩定輸送,寧夏電力系統持續攻關“新能源+儲能”技術,為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查看詳情
2023-06-21